10
2011/10
分享
红色丰碑 黑茶历程——72年白沙溪茶厂的黑茶产业发展纪实
发布时间:
2011-10-10 12:00
来源:
巍巍雪峰山,滔滔资江水,在山水相依,群山怀抱之中,有一家具有七十二年悠久历史的黑茶生产企业,她七十余年风雨兼程,几度辉煌,几经周折,如今东山再起,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迅速成长为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、中国黑茶标志性品牌、中国世博十大名茶、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、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、备受公众关注,这就是国内享有盛名的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——湖南紧压茶的发祥地,全国边销茶之摇篮。
实业报国 开创民族产业
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后日军先后侵占了我上海、南京、济南、广州、武汉等重大城市,大量国土失陷,抗日形势日益严峻,部分军民士气低迷。1939年,日寇聚集10余万精锐兵临长沙城下,拉开了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攻势,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。湖湘军民不畏强敌、智勇相向,歼敌万余,成就了抗战以来第一个守城胜利守住了三湘大地。在这之后的3年中,湖湘军民与日军先后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会战,共歼敌10余万,坚守三湘四水,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,迅速改变了全国抗战士气。
正是这血与火的抗战岁月中,白沙溪人抱着以实业报国,传承国粹造福乡民的理想,在1939年创造了黑茶史上的第一片黑砖,成就了白沙溪的辉煌历史。1939年,为繁荣农村经济、调剂抗战资源、辅助边疆稳定以及增进外销创汇增收支持战备,留日农学士、安化小淹人彭先泽向湖南省政府提议在安化建立砖茶厂,经湖南省政府同意组织成立了湖南省砖茶厂,直属湖南省建设厅。这就是白沙溪的前身,它在民族危难的战争硝烟中诞生,为国为民,实业报国,开创了黑茶民族产业的先河。
白沙溪的诞生对抗战时期的湖南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。抗战以来湖北沦陷,广州沦陷,湖南运输阻塞。1941年,因战争阻滞于沅陵、桃源之间的毛茶原料就有1624.85吨,这时省政府将其全部托交给白沙溪砖茶厂这个刚成立的民族企业,1941年7月首批砖茶10万片出厂西运,抵达甘肃兰州,及时补充了西北战区军民所需,有力支援了我党抗战。
百废待兴 重建中国新天地
1949年,湖南省军事管制委员会贸易处接管湖南省砖茶厂,之后交由湖南省土产公司管理,清退私股,成立国有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设白沙溪分厂,白沙溪开走向了在党领导下的新道路。1950年总厂迁至白沙溪,白沙溪进入新中国建设的火热潮流中。1950年为满足西北各族人民习饮茯砖茶的需求,进一步发挥安化黑茶的资源优势,白沙溪受党和政府的指命就地研发茯砖茶。经过3年的努力,在湖北武汉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的指导下,1953年,终于在资江边的白沙溪制造出了湖南的第一块金花四溢的茯砖茶,圆满完成了党和政府交与的艰巨任务。自此后白沙溪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茯砖茶生产基地,极大的满足了西北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需要,更有力的壮大了湖南黑茶的产业化力量。
1956年,白沙溪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“全国五个优秀茶厂”之一。
1958年,全国都投入到了当时的大跃进运动中,举全国之热情投入到了各行各业中,希望能实现赶英超美的梦想。在那全民奋进的年代,白沙溪人在党的领导下再次创造了黑茶历史的又一个第一:第一片花砖。
之后,白沙溪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和挫折中风雨飘摇,挨过了三年自然灾害,撑住了十年文革。80年代,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的召唤,白沙溪再次焕发了蓬勃的生机,进行了大胆的经济体制改革。1983年白沙溪茶厂工业总产值达821万,超计划19.72%。1984年,车间实行计件奖金制度鼓励生产,创下了加工历史上的最高记录,当年销售收入达到972.6万元,有力的促进了黑茶产业的发展。1988-2001年间白沙溪累计生产各类茶产品25756.1吨,出口1869.23吨,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精神不倒 破茧重生
九十年代初期开始,国有企业的计划经济开始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。同时由于政策的不配套,企业内部管理力不从心、弊端频现,经济效益日趋低下、连年亏损。面对重重困难,白沙溪茶厂党组织一班人心宽思远、迎难而上,义无反顾、积极探索,不断谋求发展新思路,最终形成了“改革中求生存,别无选择”的统一思想战线。
2007年5月,历时两年的改制工作完成,白沙溪成功实现了改制,实现了与现代市场接轨,走上了全新的道路。与此同时,白沙溪茶厂一班人坚持生产与改革并举,充分利用茶厂世代留下的宝贵资源,卧薪尝胆,努力开发研制新产品。2003年至2006年期间,时任厂长的刘新安同志带领业务厂长肖益平、车间主任刘跃武同志组成产品研发组,个人投资近40万元,夜以继日、反复研制,将1958年生产过的3Kg手筑茯砖茶制作成功,并成功开发了2Kg天尖、75g精品条装黑砖茶(荣获1996年第四届北京茶业博览会金奖)、1Kg天茯茶等新产品,为新公司的崛起创造了宝贵的财富,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近四年的时间里,白沙溪茶人励精图治,成绩斐然。新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,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、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2010年,白沙溪产销两旺,销售突破亿元大关,创历史之新高。同时,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、广州亚运会的机遇洗礼下,“白沙溪”黑茶一举成名为“中国黑茶标志性品牌”、“中国世博十大名茶”,并获得了“湖南省著名商标”、“湖南省名牌产品”等多项殊荣,享有“21世纪的健康时尚之饮”美誉。
2010年,白沙溪荣获 “新中国六十周年茶事功勋”称号,这是71年老企业的无上荣光,是对边销茶事业、维护民族团结做出重大贡献企业的巨大褒扬。
2011年5月,在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,由湖南省贸促会联合六国驻华使馆和当地工商会承办、由湖南省委常委、省委秘书长杨泰波带队的湖南黑茶欧洲之路的大型推介会中,白沙溪第一次把黑茶带入了欧洲,向全世界展示了湖南黑茶的独特魅力,开启了黑茶产业世界化的崭新道路。
72年为民族崛起的努力,62年为新中国繁荣的奉献,这就是白沙溪这个老厂的担当。这是一份责任,这是一份使命,这是我们白沙溪人的信念。这份信念让我们白沙溪在战火中诞生,在艰难中成长,在困境中突破,在寻求中创造。今天,白沙溪已经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。我们的成就是我们对民族的证明,对党的承诺。在这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,我们以白沙溪的成长和成绩向党敬礼!在党的指引下白沙溪将走的更远。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